【天天聚看点】2023第七届上海耳机展展后分享
关于逛展这件事,我是向往已久。以前纯纯是云逛展,就拿上回的广州展会来说,那些个新品看得我是心里直痒痒。好在今年展会不少,对烧友来说,总有一场是适宜的,本着就近原则,这次的上海展会,自然是不能错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由于初次逛展,想着随意些,所以事先也没做任何功课,打算逛到哪家听哪家,结果就是,到了展会,琳琅满目,瞅啥都新鲜,瞅啥都想听,参展的烧友又是络绎不绝,许多展台都排着队,进度也就被耽误了。尽管有着两天的时间,但也还是有不少产品没能上手体验,略有遗憾。值得高兴的是,收获颇丰。除了主流品牌的一些优秀产品以外,还有不少新面孔,以下就对此次展会上体验过的产品做个简单的记录分享。
Astell&Kern
艾利和的展台向来都是最热闹的,每台机器前都有烧友驻足,特别是PA10和SP3000的展台,我路过几次都排不上号,幸亏他们的CA1000T样机够多,终于成功体验了一把。CA1000T支持晶体管和电子管两种模式的切换,我个人更偏爱电子管模式下的声音表现,大气沉稳,出色的解析力和极佳的分离度,对空间感的塑造层次分明,听感强调一个宽松阔气。素质和乐感面面俱到,在搭配上可以说是百无禁忌。如果有机会,后期尝试各种搭配后,再与大家进行分享体验。
除了HIFI类产品,旁边的熊猫1936复古收音机也是吸引了不少逛展人士的眼球,经常看到有人停下来拍照,也不奇怪,熊猫这台D85的收音机颜值确实能打,复古典雅的造型,摆在那就足够赏心悦目,超高的颜值反而容易让大伙忘了它还是一台音质优秀的蓝牙音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翻我之前的相关测评。
达音科
达音科这次带来的新品不少,除了广州展会上已经亮相的SA16工程机和SA6二代以外,还带来了新版本的kima和一条平头塞。新配色的kima全频段的能量感有所加强,听感更为饱满,人声的韵味提升不少。
新品平头塞据说价格不高,设计很有新意,佩戴舒适度良好,个人建议搭配中空海绵套使用效果更好。这塞子的人声结像很精致,一点也不肥腻,低频属于是轻快型,量不大,干净有弹跳感,主打一个清爽,非常适合女声和弦乐。平头党值得入手一试。
超旗舰工程机的调音仍然没有定版,我怀疑还是广州展会那条,因为就听感而言,和一些大佬描述的高度相似,解析素质没问题,听感太素了,乐器的表现偏直白,少了些光泽感。反正还在调,就不多说了,等正式版。
倒是SA6二代的声音让我十分惊喜。和印象中的一代风格有所延续,不加增益的情况下氛围感已经足够舒服,乐器的泛音和光泽感还是一如既往地优秀,人声整体偏动圈味,在一定的密度基础上听感更宽松自然,属于是大多数人一耳朵都会喜欢的调音。另外,第一代面板开盲盒的情况在这一代会得到改善,颜值方面不用担心。
其他诸如titans,隼pro,禅pro这些爆款就不过多描述了,逛展的这两天里,见过烧友戴得最多的塞子就是禅pro了,我自己也是戴着它来扫展会的,至今为止是我最喜欢的一条动圈旗舰,也是我拿来作为测评标杆的一款产品。
山灵
山灵的展台也是相当火爆,我是经过两次后,第三次才碰见个空位。最受欢迎的应该是那台全新旗舰播放器,型号未知。展台上提供了两种配色,最终量产估计只有一个配色。声音方面很负责的说,比我这次逛展主力机M7(主要是考虑到M7可以很好地兼顾素质和听感,当时也在M7和H7之间纠结了挺久,最后想到手机还得用来拍照和记录,于是最终选择了M7)要强上太多,一耳朵的那种。声场扩张感知明显,澎湃的动态表现和扎实饱满的密度,还有那处处透露出的山灵韵味,我当时脑袋里莫名其妙地蹦出一个词“雍容华贵”,真的是莫名其妙。有意思的是,我发现这款播放器除了高中低增益以外,还加入了大耳模式,或许定位也是掌上台机?
本来还想体验一下那台M30,结果旁边的那位烧友迟迟没有起身的意思,只好作罢。旁边金色的EC3是真的骚气,顺手拍个照。准备离开的时候竟然发现M1S还有绿色版本?官方一早不公布,留着制造惊喜?
对了,因为那台旗舰播放器给我的震撼太大,导致接下来使用M7的过程心里有不小的落差,听了一圈后才习惯过来。期间还看到两位烧友带着山灵的H7逛展,这台机器声音没得说,细腻程度比M7要强上不少,就这两天吧,我会详细地分享下使用体验。
IFI悦耳法
这次悦耳法的展位是独立的一个房间,主要展示的有小尾巴Go bar、Go link和新品UNO解码耳放,大菠萝和叠叠乐也是他们家的明星产品,听的人比较多,Go link整体是个通透的声音,信息量不错,中低频较为均衡,高频相对突出,搭配一些暖厚的塞子挺不错的,体积小巧也是一大优势。
Go bar的三频能量感明显就上了好几个台阶,偏暖的调音,氛围感极佳,强悍的驱动力足以把禅pro的规模感给拉满,我愿称之为“小菠萝”。
UNO定位是桌面级解码耳放,一个巴掌大小,看起来很迷你,但是能量感十足,提供三种模式,具备一定的可玩性。中性干净的声音加上不错的颜值,甚是讨喜,回头入手一个来玩玩。
至于那台iFi Pro Sig+雅马哈YH-5000SE的组合也是抢手得很,一直排着队伍,直到我离开的时候还有2人在等待。挺可惜的,下次有机会再听吧。
OpenAudio
出了悦耳法往里走,一个转身就看到了K哥的展台,这次我也是带着破军来扫展会的,一早就知道他们带了一条超旗舰的工程机来参展,这也是我的指定目标之一。
尽管这条工程机还没最终定版,但是其表现出的实力已经是远远超过破军了。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明明是一条圈铁静耳塞,但它的声场却呈现出旗舰动圈的那种自然形态。在解析力上保持了破军的那份凌厉,却又多了几分精细。人声部分则是目前我听到OA家最好听的一款,中性偏润,这下可算是能把那些说OA人声不好听的烧友的嘴给堵上了。其实这种全方面的超越和进化的调音,用不着长篇大论,一句话,素质更强的同时,又具备了更好的安定感。
除了超旗舰,OA还带来了一条千元档的新品,干净的声底,OA特色的低频,在下潜和能量感上找到了一个很舒服的平衡点,如果不是追求极致流行味的话,相信这条更均衡的新品会比水银的受众面更广更受欢迎。应该是目前OA产品里最均衡和最全面的一款产品,就看K哥打算什么时候在国内上架这条塞子了。
飞傲
飞傲这次展台也设在大厅,不再是单独一个房间,这也让我打算沉浸式地体验一番飞傲HIFI桌面的想法扑了个空。
尽管如此,飞傲依然带来了SP3桌面有源音箱,颜值挺高的,和R7摆放在一起设计上也是高度统一。R7实物并不大,屏幕操作也很流畅,竖屏的设计很人性化,对app的兼容也能做得更好,机器前后的接口非常丰富,能够覆盖各种使用场景,声音方面,相比K9来说,R7的调音更均衡些,这也进一步稳固了它百搭的属性,要说给个关键词,我想应该是“通透”。这点在搭配飞傲自家头戴大耳FT3的时候感知最为明显,和FT3清亮风格还蛮搭的,这套组合下的人声密度和凝聚力比较出彩,遗憾的是氛围感略有缺失。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BTR7和FH9搭配下的声音表现,FH9在去年大火了一把,水桶级的均衡不是吹的,而且实际听下来也一改白开水的调音,人声有韵味,低频有氛围,搭配BTR7,音色很正,少许音染,也不直白,各种曲风都能应付自如,乐感十足,听的过程我是很享受的。顺便说一嘴,BTR7的白色版本颜值真的高。
另外KA5给我的惊喜也蛮大的,得知这个价格后有点惊掉下巴,回头有机会再做详细分享。
水月雨
水月雨应该是这次展会我跑过最多趟的展台了,前前后后应该有四五次,我主要是奔着两款产品去的,一款是全新的日轮,一款是静电头戴。结果每次都扑了个空,幸运的是在展会临近结束的时候听上了日轮二代,为此我还特意带着耳货群友的一条编号为0000初代日轮来做比对。外观上除了金乌的设计能看出点关联,其他的可以说全是两条塞子。声音方面在使用同一条紫罗兰升级线的情况下,二代的氛围感明显要优于一代,低频有下潜了,整体的包裹感更舒适,人声结像比一代是明显要饱满许多,虽然二者的人声优点都是十分细腻紧致,干净且有力量,但是一代的人声结像上会略显清瘦一些。另外在动态方面也是有着明显的进步,节奏起伏更具张力。乐器方面的回放还是一贯的水式风味,清亮华丽,只不过这次的高频存在感又加强了不少。总的来说,二代日轮相比一代均衡了许多,听起来似乎不那么水月了,但曲风的覆盖面更广了,我认为并不是什么坏事,水月雨近期的产品在调音上都有这个趋势。应该也是结合市场反馈做的些许调整吧。
天使吉米
天使吉米的展台好像每次都是和水月雨并挨着,都是主打二次元,也算方便部分烧友了。对于天使吉米的产品我接触不多,早期体验过他们的谭雅,百元塞子里的完成度还是不错的。就设计而言,我认为是具备一定高级感的。这次主要体验了他家比较火的小尾巴Space、新品Kara和旗舰棱镜。还是那句话,他们的设计是真的可以,无论是小尾巴还是耳塞,颜值在圈子里都是白富美级别的。
Kara这塞子实际比较吃推力,也是我这次展会上遇到为数不多比较难推的塞子,人声偏远,低频偏软,听感比较蓬松,没什么棱角,算是中性氛围塞吧。佩戴是真的舒服,轻若无物。
切换到棱镜就有种豁朗开朗的感觉,声场一下就打开了,虽然也是个中性氛围塞,但是能量分布十分均衡,人声干净且扎实,低频氛围恰到好处,高频柔顺不刺激,一耳朵很讨喜的调音风格,虽然各方面没有太出彩,但是也挑不出啥毛病,只能说,除了舒服还是舒服,曲风也够杂食,加上这个逆天颜值,送人自用都挺合适,提升幸福感是妥妥的。
和声力
目前国内主做头戴的品牌之一,主理人帅郭是真的帅,他们早期的宙斯给我印象非常深刻,近期的G200也是堪称古典神器,做工设计更是肉眼可见的高级感,帅郭在用料上也是一点不含糊。雅典娜是他们最新的一款头戴,也是这次展会上口碑最好的头戴之一,价格只要1099,声音的完成度非常之高,暖声厚实的调音风格也很符合其本身的定位,半开放式结构,给到了远超这个价位的宽松听感,佩戴堪称顶级舒适,甚至相比800s也有过之而无不及,雅典娜的舒适是兼顾稳定性的,800s转头容易掉的情况雅典娜是很好的规避了。过些日子再给大家详细地做个分享,不过我个人认为,这款头戴直接盲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事实上群里也已经有大把的烧友直接盲狙了。
域森音响
第一次接触的品牌,但是他们家的剑皇在耳货群里热度挺高的,经常会有烧友讨论,这次他们也带来了自家的超旗舰龙渊,旗舰剑皇,还有K10,K7等型号。
有意思的是,剑皇这次有两个版本,按主理人的说法,原版偏氛围,新版偏解析。两条听完之后,个人觉得新版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线条过于僵硬,同时低频量感的大量缩减导致整个下盘虚浮,这时候人声结像稍大一些,听感就容易失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原版的声音就正常多了,呈现出的是一个暖声向的素质型听感,声音具备很健康的血肉感,细节丰富,声场开扬,人声和乐器的定位精准清晰,吹毛求疵的话,除了动态方面应对交响乐还有上升空间,其他方面几乎没有明显短板。泛流行和摇滚乐,爵士乐都不在话下。
不过相比之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龙渊这个超旗舰,也是此次展会里为数不多让我耳边一亮的型号之一,无论是人声还是器乐都能听到颅内高氵朝,两端的延展性极佳,高频华丽之极,乐器的泛音丰富生动,人声细腻丝滑,甜润灵秀,低频下潜富有层次感,速度和力量兼顾,其表现出来的弹性一点都不像是动铁的低频表现,更接近动圈的低频质感。12动铁6静电的配置价格控制在万元以内,这个声价比高得有点离谱。
但是,如果真让我推荐的话,或许梦K10应该是我安利起来最没有负担的塞子。也是我认为他家最具性价比的产品,在听完剑皇和龙渊之后,最后听的是这条K10,结合售价来看,K10的表现并没有让我有那种从高处坠落的强烈反差,即便是信息量和规模感缩减后,依然悦耳动听,这种感觉还是很微妙的,足以见得K10这条千元塞强大的素质功底。
KIENRA&QOA&凤鸣天音
王者时代也是老朋友了,之前分享过他家的NORN和霍德尔等产品,也是属于颜值和调音都能打的品牌。旁边的QOA和王者时代是姐妹品牌,凤鸣天音则是王者时代的子品牌,前段时间推出的入门平板食铁兽声音挺不错,外形很有特色,价格不贵,对平板有兴趣的可以试试,声音是值这个票价的。
试听了王者时代的几个热门型号,URD的高频要比NORN柔顺许多,低频比较Q弹,收得比较快,具备不错的下潜,人声略靠后,横向声场优于纵向表现,空间感十分清晰。整体素质较NORN有不小提升。
Skuld非常易于驱动,整体氛围感更浓,低频量略多于URD,打击感更强,速度适中。在呈现泛流行方面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力。
联名版的Nana更像是Skuld和URD的结合体,汲取了二者的优势和特征,细节更丰富,空间更立体,特别是打击乐的表现力隐约间有万元级的水准。
新旗舰工程机很惊喜,据说加入了骨传导,在声音的氛围感构建上更加自然和谐,全频段的能量感比巴德尔要充沛不少,弦乐很毒,低频下盘扎实,人声绵密,声场解析都挑不出毛病,看样子王者时代的超旗舰要易主了。
而QOA的莫吉托和玛格丽特这两条塞子也很有特色,莫吉托整体更均衡,没有明显短板,三频凝聚有力,人声较为突出,风韵十足。而玛格丽特则是声音纤细,清亮通透,属于小家碧玉型。有机会后面给大家详细分享下。
IKKO
IKKO这次把近期的新品都带来了展会,OH5也是最近比较热门的一款型号,均衡柔顺的声音,不强调线条感。层次丰富空间营造,还有健康适量的低频都是IKKO一贯的风格,不过这次低频结像比以往型号都要显得精致,氛围烘托得很OK,高频的延展性依旧出色,透着一股子脆劲,不是干脆,而是具备密度的清脆,高频有给中频人声让路,人声位置更贴近耳朵。总的来说是一条声音十分鲜活的塞子。
OH300,定位入门,外形类似OH2,透视窗的元素得到延续。整体和印象中的OH1S比较接近,素质在线,偏中上盘,听感偏清秀,可以看做是OH1S的平替。
OH7虽然停产了,但是展会上还是有样机的,同时IKKO也带来了OH7复刻版的工程机,复刻版的空间感更加清晰明亮,偏向的是“通透”二字,声场依然开扬,人声也不凹陷,质感出众。线条感比之前会更加清晰一些,解析力依旧是旗舰应有的水准,但是在动态表现上,原版更具厅堂感,二者的区别类似于HD800和HD800S,各有千秋吧。
IKKO的数码配件一直做得不错,这次带来的拓展坞,也是把HIFI和数码结合的比较成功的一款产品,对于烧友来说,实用性很强,比如我自己,我的主机上已经没有多余的USB插口了,急需一款ITX05这样的拓展坞。ITX05声音走的是典型的流行人声向的调音,简单的说就是做到了视觉上的氛围感和听觉上的氛围感合而为一。后面有机会再做详细分享。
凯声
凯声是此次展会上少有的平头塞厂家之一,平头塞是名副其实的小众里的小众,虽然基数不大,但是平头党的黏性很高,一旦认准了某个品牌,那么这个品牌在其心中的地位就很难被撼动。凯声应该就是平头党里最受大家推崇的品牌之一。
钛铃plus作为默认的平头塞天花板之一,这个基本上是没有异议的。无论是设计,做工还是调音也是当下平头塞的标杆。等我攒够了私房钱,迟早入手一条自用收藏,算是退烧必备。
相比钛铃PLUS的旗舰售价,同样是钛合金腔体的DB1只需1999,在调音上覆盖面更广泛一些,特别是对流行乐的演绎要更讨人喜欢,DB1很好地结合了现代声和传统平头塞声音的特点,继承了平头塞宽松自然的声场和空间框架,还具备了优秀的的动态范围和瞬态响应迅速度,细节和素质像极了入耳式的解析表现。这也是我近期安利最多的一条平头塞。
展会上凯声的主理人还带来了DB1的大马士革花纹版,相当地吸睛,据说是限量发售,声音有所不同,整体听来接近阴阳师二代的调音,但在结像上又没有阴阳师二代那么热情洋溢,倒有些许钛铃plus的风骨。
阴阳师二代据说也快上市了,定价很有趣,3003元,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故意的。声音偏氛围,相比钛铃plus,整个结像都拉近了一些,泛流行音乐的感染力变得更强了,声音非常舒展,开合之间张力十足,素质在平头塞里绝对是Top级的存在,直插式的佩戴个人认为是最经典也是最舒适的。这条阴阳师二代和钛铃plus完全可以双持。
艾耳乐
艾耳乐属于那种冷门但又好听的牌子,之前分享的圈铁耳塞AL3销量也许不高,但是口碑是相当好,温润如玉的声音让人过耳难忘。我前段时间分享的AL1也是百元价位很有竞争力的一款产品,说到底还是吃了知名度的亏。这次的新品Elemento X在广州展会上已经亮过相了,网上也有一些相关的测评,这次鑫爷是将这条旗舰塞安置在听宝的展台一并参展,详细的声音我这几天会出一篇听感分享给大家,这塞子身上有不少亮点是我真心觉得不错的,抛开品牌效应的不谈,就音质而言,在2K档也是有它一席之地的。
听宝
听宝这个品牌并未接触过,只是有所耳闻,这次体验了他们两款产品,分别是A3S和AURORA 5
a3s十分容易驱动,声音饱满,细节丰富,声场中规中矩,不算特别开阔,但不拖后腿。结像偏上,高频很有特色,饱满有光泽,低频下潜具备一定深度,量感适中,和高频比例比较平衡,人声结像中等偏大一丢丢,不肥腻,中性有厚度,蛮好听的。
AURORA 5声音更紧致,人声持有一定距离,相比A3S密度要更高,低频量更少了,下潜没太影响。纵向表现更好,所有频段能量更凝聚紧致。解析力明显出色不少。整体素质更高更干练。一个偏乐感,一个偏监听。
海贝
海贝的FC6是近期我比较感兴趣的一款小尾巴,也是他们首款达尔文架构的小尾巴,体积是真的小,有意思的是,在平衡口大行其道的当下,海贝这款最新的旗舰级小尾巴竟然只支持3.5单端,这个确实不多见。调音风格上相比我随身携带的旷世m15而言,FC6的声音要显得紧致些,不像m15那样大开大合,FC6主打一个“柔”字,特征就是灵活生动,这本身就意味着具备很强的核心力量,才能做到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虽然声场表现不及旷世M15,但是安定感这块,显然FC6更有优势。具体地如果有机会深度体验后再做详细分享。
ZETA也是近期烧友高度关注的一条旗舰塞,一圈四铁四静电的配置也是妥妥的旗舰标准。开声符合预期,无论是解析,动态,声场表现都是万元级的水准,其次中频和高频的能量异常的扎实,低频下潜颇具深度,暖声的底子为古典乐提供了不错的厅堂感。古典爱好者应该会非常喜爱这条塞子。
海帝思
海帝思的展台就在海贝旁边,他们最近也推出了一款3.5单端+2.5平衡的小尾巴XO,官方售价599。这条小尾巴在外形设计上很新潮,机身侧方是大面积的氛围灯,据说有十几种灯效,酷炫是真的酷炫。为了控制体积,不得已才用上2.5的平衡输出口,这个决策是否明智需要让市场来验证,我个人觉得,即使牺牲一点体积优势换来4.4的输出口还是值当的,毕竟都用小尾巴了,也不在乎那胖点瘦点的。不过声音我还蛮喜欢的,乐感十足,在这个价位有一定的竞争力。配合他们的新品耳塞MS5,在风格上相得益彰,MS5的人声偏瘦,偏器乐,解析优秀,二者搭配下,杂食性更高,除了交响乐和爵士乐不太适宜,其他风格都有不错的呈现效果。
六月船歌
又是一个在耳货群里日常被提起的品牌,睡神这个型号也是耳濡目染的就记住了,这次遇到真机自然是要体验一番。
展示机配的是一条单端线,中性风格,暖声,氛围感不错,高频主打一个清澈甜味,细节丰富,低频动态气势充足,下潜有深度,量感偏多,两端延展性都不错。人声距离舒适,结像适中,厚度具备不错的肉感。暖声的底子配上明亮顺滑的高频,空气感十足,是一条让我感到惊喜的塞子。而且颜值也是非常能打,3K的价格,性价比蛮高的。
另外他们也带来了一条旗舰工程机,高解析的表现在意料之中,特点是高频延展十分优秀,飘逸纤细,细节巨多,泛音出色。但是由于氛围感的缺失,中频无论是乐器还是人声都显得有点干,还有调整空间。
七赫兹
对于这个品牌我一直很关注他们的动态,因为平头塞披头士我关注过他们,又因为平板塞Timeless我关注过他们,这次展会上也把这几款产品都听了一遍。但是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反而是一条圈铁结构的百元塞,虽然便宜,但是素质不俗,中上盘走向,好听不刺激,有着相当不错的通透度,不重口,流行人声很干净。圈铁衔接比较自然,除了声场窄了点。其他哪哪都好。据说目前只在海外有售,不知道国内会不会上。
另一款双动圈也很有意思,声场和解析都有千元的素质,猜价格我保守估计1299,统哥也不墨迹,说了句699当场给我震惊了。这么个素质出众,干净健康的声底,这个价格也是香到爆。除了颜值差点,不介意的可以准备冲了。
BGVP
这个品牌很早就接触过,早期玩过他家的DX5和一款圈铁耳塞型号不记得了。他家的蓝牙Q2S挺有意思,配有MMCX母座,既可做TWS,也可以做有线耳塞。
这次分别体验了旗舰DM9和DM8,还有一条性价比很高的千元塞NS10。
DM8一耳朵不及DM9,实力相差较为悬殊。DM9整体能量偏中上,低频氛围不算浓郁,下潜深度颇低,带点弥散感,高频延展相当出色,润色拿捏得体,泛音和光泽感都具备了,但不会太冲,华丽悦耳。动态有气势,通透的厅堂感。人声结像口型精致,距离中等略近,细节丰富。这个高频开声就爱了,悠扬华丽飘逸,没中人声的毒,却中了高频的毒。
NS10,2圈8铁的结构很舍得堆料。金属腔体风格硬朗,全频段声音密度和厚度都很均衡,饱满有力。除了硬素质解析和旗舰有距离,听感上流行乐的差距不会很大。性价比超高。
铄耳
又又又是一个在耳货群里讨论度较高的品牌,特别是EJ07和EJ09这两款型号。
Ej07典型的氛围塞,低频稍多,存在一定混响。人声韵味十足,高频倒没有太明显的静电特征,整体的协调性非常出色,很强的一条塞子。
Ej09声音要比EJ07干净许多,细节更丰富,空间感更加清晰明亮,声音的凝聚力非常出色,相同的低频也是存在少许混响,下潜没有EJ07深。但整体的声音更通透,这一点高频居功至伟。
超旗舰Cadenza12和前面的某品牌超旗舰一样惊喜,全频段能量充盈,饱满。细节丰富,如果不是看到配置上标注为十二动铁,我倒是以为这个牌子也是个圈贴静混合单元。只是这个价格也来到了14588,我能说,贵不是你的原因,是我的原因
高达尚&拜雅动力
拜雅的展台也是座无虚席,第一天我愣是没排上,第二天中午才看准了个空位赶紧坐了上去。谢兰图二代自然是第一个要听的型号。开声就能接收那份气势恢宏的动态表现,宽阔的声场和强大的解析,非常适合古典乐的演奏,高频线条感并不突出,原因是低频对高频的遮蔽感知明显。中频乐器较为饱满,有着不错的厚度和信息量,人声几乎没有齿音,适合赵鹏宋冬野这类低沉男声,会很对味。唯一的不足就是低频能量的溢出对其他频段有一定的遮蔽效应。
费兰朵也是我近期比较关注的一款TWS,因为其主打HIFI音质,所以我对它声音的要求自然苛刻一些,好在体验后,费兰朵也能够很好的满足我的需求。宽松大气的动圈味,声底干净,人声扎实不虚浮,下盘很稳,这点对于一款TWS属实不易,同时还能做到信息量的完整呈现,特别是高频部分乐器的细节保留在一众TWS当中都是非常出色的水准。另外降噪的力度并不是很大,没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在降噪和耳压,环境音之间做到了一个比较舒适的平衡点。最后就是佩戴了,这东西只能说看着大,实际佩戴起来舒适性还是有保障的。综合体验不错。
Softears
这次终于听到了一直很有兴趣的Volume,没有让我失望,素质型流行塞,氛围好,解析强,两端的延展性可圈可点,横向声场略有边际感,人声不厚,距离适中,结像紧致,不肥不媚。乐器分布错落有致,三频衔接自然顺滑,这调音手法可谓相当的老辣娴熟。
新品Studio4非常好推,定位监听,一耳朵的高解析,同时低频表现也是相当的哇塞,能量非常充沛,整体结像偏大,虽然是监听耳机,但是拿来听流行也是蛮爽的。
暮光这个塞子声音很有高级感,声底干净凝聚,结像大小距离适中,很对我胃口。密度和厚度比例恰当,高频泛音和细节丰富,琵琶清脆,又劲又弹,三频能量具备高规格的凝聚力。特别是低频,落地回弹有箱子的那味了。开扬辽阔的声场表现虽不是无边无际,但是十分的真实自然。整体就是一个宽松中带着细腻的塞子,好听又耐听。
SeeAudio
也是一个主打二次元的品牌,主理人非常年轻,展会上听了两条塞子分别是定位千元级的勇气和旗舰辉夜。
辉夜旗舰级解析带来的信息量巨多,整体听感大气从容,大动态,大声场,瞬态速度迅敏,乐器突出一个华丽,特别是琵琶这类弦乐,极具能量感和张力,泛音丰富。低频很健康,拳拳到肉,聚而不散。人声表达偏中性,距离适中,结像清晰,密度和厚度都没问题。也是此次展会上比较惊喜的一条塞子。
千元的勇气属于是典型的流行爽塞,十分容易驱动,各频段的能量给的很足,声音十分饱满,人声结像偏大,密度适中,不算高,带点泛音还挺好听。高频存在感强,且低频扎实有下潜,适合绝大多数的泛流行音乐,性价比不错。
MEZE
MEZE的Advar是我极力推荐的一条旗舰动圈,如果你并不追求hiend级的体验,Advar完全可以作为一条退烧塞来收藏,当然,我并不敢说这个价位它是独一无二的选择,但我敢说,它是这个价位最省心的选择。要氛围有氛围,要人声有人声,器乐表现亦是旗舰水准。重要的是对前端的要求并不苛刻,一条优秀的小尾巴或者中端播放器就足够推的风生水起,加上出色的佩戴体验,综合实力强悍至极。
另外还体验了两款头戴大耳,一款是109pro,一款是Empyrean。前者中性偏暖的声底,声场一耳朵开阔,接近印象中的hd800s的声场表现,但是风格上更偏流行向调音,听流行的话比hd800s好听不少,佩戴方面也是加分项。颜值也是我喜欢的类型,挺有高级感的。后者的话,应该是此次展会的全场最佳,对我来说已经是hiend的存在,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HIFIMAN
又是一个全天座无虚席的展台,听大香需要排队叫号,我就不凑热闹了。问工作人员要了一条新品旗舰SVANAR,因为实在没座位,就站着听了10分钟,这塞子对驱动力有较高的门槛,我先是用M7的高增益来驱动,感觉声场和动态都没有很好的撑起来,直到有个烧友起身离开,我坐下后接驳他们的新品耳放序曲,才算真正的推开,平板振膜的塞子一旦推开了,低频带来的震撼是难以言表的,有着非常棒的镇定感,浑厚且扎实,肌肉感十足,高频和中频有着类似压缩饼干那种高密度,细节丰富。十足的一个全能型选手。挑刺的话就是其貌不扬,卖相上不太像旗舰的样子。
另外还试听了我一直以来很感兴趣的Ayra和HEK,Arya声场一耳朵开扬,空间感清晰,开阔通透,人声通亮,结像偏上移,低频触弹面积广,整体下潜很棒,高频柔顺丝滑不刺激。平板振膜出色的镇定感展露无遗,而HEK则是会浑厚不少,结像略微下沉,但是听感显得毛燥,人声齿音明显,高频也相对刺激,个人认为没有arya好听。
QDC
最近FOLK这条塞子很火,主打民谣调音,金丝楠木的颜值非常高,私模版只要3K出头的价格,性价比没得说。声音方面突出一个字“润”,人声真实干净,细腻紧致,不谄媚,有很高的耐听度,整体略暖,给到一个舒适的氛围感,对人声有润色加持,低频力度软弹有肉感,高频乐器音色饱满,质感光滑,的的确确是一条可以舒舒服服听歌的塞子喜欢民谣风格的烧友值得入手。
AFUL
好像是个新品牌,去年开始在论坛有看到其身影,听说海外市场做的不错,而且手上也有不少专利技术。试听了他们当下比较火爆的Band8pro和Band5 pro二者风格相似,都是暖声流行向调音,同时都有着很高的素质,解析力突出,细节丰富,声场表现应付流行乐是错错有余,面对交响乐也能做到不掉链子。我最欣赏的还是他们的调音手法,对三频之间的比例分配火候的拿捏恰到好处。以8pro举例,它的低频下潜有劲有量,不算很凝聚,下潜面积微微扩散,但是对高频的遮蔽效应控制的在安全范围之内,高频的能量感也不偏不倚,琵琶声清脆弹劲,泛音和细节丰富,延展性都很不错,乐器给人声让路,人声在前,不交错混乱。人声密度高,结像适中,距离中等偏近,干净又舒服。整个声音非常自然舒展,具备一定毒性的同时又不过量,就像喝到微醺的状态,妙的很~
另外有款单动铁新品挺有意思,不太好推,但是密度很高,完全没有单动铁的生硬感,反而有种微动圈的感觉。整体是轻柔的风格,听听轻音乐和节奏舒缓的曲子挺不错的。好像还没上市,价格应该不会,小小的佩戴很棒,拿来做睡眠塞再合适不过。
FINAL
ZE8000是Final目前的旗舰TWS,既然面对的是主流TWS用户,所以调音风格偏向流行向属于是明智之举,低频量大管够,烘托出较为浓郁的音乐氛围感,高频应该是做了柔化处理,形体比较纤细,和低频两相呼应做到鼓点和弦乐器都能很好的呈现。主动降噪功能体验不错,比较自然,对嘈杂的人声有很好的过滤效果,而且开启后对音质也没太多影响,佩戴方面这种带柄的设计会比豆状的形态要舒服很多。另外,Final和龙珠的联名款是真的好看,设计不落俗套,情怀加分,龙珠迷不可错过。
奥斯特锐
圈内佛系古早品牌,就很奇怪,展会他们场场不落,但是网上营销又看不到一点踪迹,这种专攻线下的打法,竟然让这个品牌留存至今,确实令人匪夷所思。当然,我并无恶意,只是感叹他们的佛系,早年间的血色围城真的是风靡一时,我手里还有一条他们的平头塞KC08,这次展会也看到了他们全新振膜材质的升级版KC08T,据说用的是纯铍振膜,声音风格大气沉稳,有平板的的那种高密度感,氛围极佳且具备不错的厅堂感,声音确实有惊喜,然后更惊喜的是它1W+的价格,以前常说产品要禁得住市场的考验,奥斯特锐这波很自信,直接用产品来考验市场了属于是。
旷世CMA15
旷世的展台不在大厅,找他们的时候也费了点功夫,不出所料的是这次参展的依然是那台天窗版CMA15,旷世的调音非常对我胃口,无论CMA15还是小尾巴M15,很少有其他厂家能把声音做的这么的中正大气。不管什么耳机接上旷世的CMA15,总感觉声音立马就变得正经规整起来,特别是对平板类耳机有额外的BUFF加持。适配面相当广,无论是驱动HD800S这类旗舰动圈还是和声力G200,水月雨启明星这些新晋平板头戴,呈现出的声音效果沉稳庄严,对规模感的塑造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据说CMA400i近期也会迎来更新换代,有打算入手5K档解码耳放一体机的烧友可以关注一波。旷世的机器值得拥有。
拓品
拓品这次带来的全新的官方西装套E70+L70,搭配水平板,声音很干净,能把水平板的声音原汁原味的还原出来,对人声的清晰度有进一步提升作用,空间感更通透明亮,这套搭配下来,觉得水平板的声音更加鲜活轻盈了了不少。
有趣的是,在水月雨展台没听到的水静电反而在拓品这听到了,搭配的是一台静电耳放EHA5,据说是专门为水静电研发的耳放,目前还没上市,由于是第一次体验静电耳放,就不评价了。
倒是那台DX7PRO+的声音给挺惊喜的,不同于前面的E70西装套,DX7 PRO+的声音很有韵味,背景非常干净漆黑,解析和分离度的水准颇高,又是一台很好的兼顾了素质和听感的解码耳放一体机,体积也足够小巧,放在桌面不占空间,是个好东西,以后有机会再详细分享。
乂度
乂度这次带来的产品相当全面,但我相信许多逛展的小伙伴都对他家的XD05 pro翘首以盼,展台上大家听的最多的也就是这台设备,说是便携,其实相当于是个小台机了,可换模块的设计也让这台机器有了非常大的把玩空间。最大2000mW的输出功率对于多数头戴大耳都是游刃有余,声音饱满有力,堪称人间坐地炮。
乂度的pokeii也是一台被大家忽略的好机器,我一直在用,声音很规整,并不是力大声粗那种,相反声音的细腻程度比许多播放器还要出色。功能也丰富,想尝试大尾巴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波。
乾龙盛
乾龙盛的小尾巴MC01在我这里起码安利出七八条了,温暖醇厚的声底非常迷人,对一些味道寡淡的塞子是真的奇效,或者是中性风格的塞子,搭配下会发现声音动听许多,能塑造出非常棒的血肉感。
和MC01放在一起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配件,可以为小尾巴提供独立供电的适配器S01,对小尾巴的声场和动态表现都会有所提升。另外还有一个蓝牙大尾巴,据说还在调音阶段,好像有两种调音版本,我听的这台风格偏暖声,整体感觉和手里的MC01比较相似,醇厚的声底,空间的层次感清晰分明,并暖糊,这点可以放心,看到Clark近期还在不断的打磨这款产品,可谓是慢工出细活,期待最终成品~
钰龙
由于产品太多,时间紧,所以御龙展台我只听了他们最新的天鹰座三代,天鹰座也算是钰龙的常青树产品,每一代都有着很强的竞争力,这次第三代的声音更突出线条感,动态的气势如虹,当时搭配和声力的雅典娜听感非常好,把雅典娜的横纵声场拉开不少,完全能hold住一些大动态的交响乐。有机会打算入手一台来做桌面搭配。
奥莱尔
这也是唯一一个在计划内打算去展台体验,但最终还是错过了的品牌,第一天去听的时候赶上他们去吃午饭,机器被桌布盖着,第二天时间都耗在了大厅里,四点多赶过去的时候他们已经撤了。本来想线下提现一番他们最近很火的新品纯音播放器M1P,看样子只能直接去找他要个样机了,主要也是想和他们聊一聊一些产品相关,下回得赶早了。
总结
展会上的各类品牌实在是让人目不暇接,耳朵只有2只,要想全部听完不太现实,所以这次也只能分享到这里了,每款产品的听感都是用心记录后整理出来的,希望能给有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还是那句话,酌情脑放,耳朵收货,大家也可以加入到“耳货HIFI”,和烧友一起分享你的经验和设备,我也会经常组织一些产品的试听巡回,做到真正的耳朵收货。